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林丹的出轨,与伍兹有关否?
林丹的出轨,与伍兹有关否?
 
一组充满窥视欲的偷拍图片,一次精于设计的娱乐游戏,终于攻陷了中国体育神话最后一块拼图。独行侠、个性的林丹,霸气和霸道的林丹,终于剥离了以往高大神秘凛然不可侵的形象,急速滑向了职业生涯的尽头(坊间传言,几家正处于观望状态的赞助商果断终止合约),让人不胜唏嘘。
 
林丹的戏剧性遭遇,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来自美国的传奇故事——后者也是因为一场张扬的性丑闻,将自己从高高的神坛上跌落。既然无法实现科比式自我救赎,只能在无可奈何中看着自己炙热的手感和商业帝国一步步无可奈何花去也。
 
尽管就个人魅力、职业成就及项目影响力等而言,林丹和伍兹不具备可比性,但我们还是能从他们的心中找到某种共鸣点:他们,分别代表中美两体育大国在商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体系的矛盾和冲突,也为我们了解两国体育提供了绝妙的范本。
 
毫无疑问,性丑闻前的伍兹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美国式英雄。从业余高尔夫职业赛事的天才闪光,到投身职业领域后缔造的一系列前无古人的数据。从那温和的带有耐克LOGO式微笑脸谱,到团队煞费苦心为他设计的“完美男人”“上帝选中的人”、“下一个救世主”等充满神谕的定位,伍兹就这样缔造着个体英雄式传奇故事,也将美国高尔夫职业推向了一个无人企及的顶峰。天才而不乏勤奋,个人魅力却兼具统治力,熟悉而克制,道德楷模而不乏小温情,美国成熟的商业体育,太需要这样一个超级明星来填充,来推动,来展现了。于是,伍兹开始刀枪入库,走向神坛。
 
相对而言,林丹的成名则属于另外一条路径。作为中国冠军流水线的合格产品,林丹创造了羽毛球大满贯等一系列的职业成就。但他的最大的意义,还在于在温和恭顺而刻苦的中国运动员群像提供了另外一种模型:即平常不用那么听话,甚至可以说有点小桀骜,小想法,小目标,照样可以成就事业的顶峰。此外,在从一个备受压抑的冲动少年(如打教练、摔拍、骄纵),最终成长为霸道而富有负责感的男子汉形象,林丹的这个轨迹很中国式,是前进中的中国运动员的高度浓缩。这些,包括对于项目,对于家庭的责任(甚至他身上的FF(芳芳)的纹身缩写),都通过他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商业包装,在广告片、大众传播端上得到消费和强化。
 
当然,作为中国体育符号符号,林丹还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中国体育运动员的世界化过程和进取的姿势。先进的中国迫切需要在世界体育版图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但长期扭曲的金牌战略和顶层设计,羸弱的职业体系等,决定了在中国出现世界顶级明星将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偶尔的天才闪回(比如李娜)之后,便是项目长久的沉寂和漫漫的等待。而在这个背景下,身处举国体制金牌小众项目的林丹能够居安思危,主动开始本人的世界化运作和攀爬,但就这一点而言,他比很多运动员要高明。于是,我们看到他会在备战奥运会的关键时刻来到劳伦斯颁奖现场(哪怕只是颁奖跑龙套吃盒饭等待遇),也会为了高端品牌而自降身价。而他对于伍兹尤其是贝克汉姆等超级明星的模仿学习上,也是其他运动员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林丹的这种特质,使得他能最大限度地弥补项目的小众及影响力不足,将个人品牌彰显到极致。这种极致,使得他在奥运会前遭遇代言日本品牌事件,写真过于大尺度等争议中依然全身而退,也能在里约奥运会遭遇滑铁卢之后,依然能享受到奥运冠军的礼遇(在奥运会后冠军巡演香港等系列活动中,林都是破格参与的。)
 
一个积极向上、彰显体育精神而善于学习的林丹,是中国体育最为稀缺的体育资源,也是中国精神中最为具象体现,包括民众和官方都在精心地呵护着这个产品。
 
但只是包容不代表着纵容,感觉好不代表无所不能。一个人在精致生活和荣誉巅峰停留的时间过长,往往那个会忘记自己的原初状态,进而产生自己无所无能的假象。当林丹一次次挑战个体的极限,在休整几个月之后重返赛场拿下世界冠军,当林丹做访谈,拍写真,开店,出自己品牌内衣,当他娴熟地切换于娱乐和体育,秀场和球场,队友和女人之间的时候,千万句“下一个救世主”的声音,一定会从他的耳际飘过。
 
是的,即便是在妻子怀孕期出轨,林丹还是可以按照娱乐圈的套路:承认错误-道歉-寻求原谅来执行这一流程。他觉得这样可以,自己的商业利益依然可以保证。但人们之所以追随他,赞誉他,除了他无以伦比的技术,一次次给我们胜利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他永远不放弃,永远凸显运动家精神,能成为中国梦走向世界的代表。当自己的技术已经不可能再次恢复巅峰,但自己的运动家精神,运动家行为被谎言等所填塞和取代,很难指望他的粉丝和商家们能期待多久。
 
在新媒体时代,成为时代偶像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前一秒还可以将你捧到巅峰,下一秒就可以让你下地狱。这种切换,同样是不留痕迹。
 
期待超级丹能真正烈火重生,从头再来。
话题:



0

推荐

杨旺

杨旺

94篇文章 1次访问 1小时前更新

前第五频道杂志主编,体育专栏作家。

文章